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油液颗粒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与检测精度验证

油液颗粒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与检测精度验证

更新日期: 2025-11-17  点击次数: 8次

  油液颗粒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阻法(遮光法),当油液样本流经检测腔时,激光束垂直穿透液流,颗粒物遮挡光线导致传感器接收的光强衰减。通过高精度光电转换系统,设备可实时计算颗粒数量并解析其等效圆直径,检测范围覆盖0.5μm至2000μm的宽幅区间。此外,微孔阻尼型颗粒计数器通过精确标定过的滤网,当油液样品流经滤网时,大于网眼的颗粒沉积下来,形成流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利用数学程序可转换为颗粒大小分布曲线。而电磁型颗粒计数器则利用传感器产生梯度的磁场分布,大小颗粒层积在不同区域,通过计数获得油液中颗粒的分布情况,但无法确定非铁磁性颗粒的数量和分布状况。

油液颗粒计数器ST-Y10-ST-Y20-ST-Y30主图1_01.jpg


  为验证现有颗粒计数器的精确度,研究人员选择了遮光型颗粒计数器进行试验。对不同污染度等级的油液进行测试,结果与实验室离线颗粒计数器进行对比,发现当污染度处于正常工作区域时,检测精度高,误差小。例如,当污染度达到NAS12级以上时,由于大小颗粒的交叉重叠,光束照射到油液时反馈的信号量比实际值偏小,产生1~2个等级的误差。然而,在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油液在出现较严重的污染之前已经采取了一定控制措施,不会达到很高的污染度等级,因此该型颗粒计数器能够满足在线监测的要求。

  检测精度的提升还依赖于污染度代表性油样的获取。以船用液压系统为例,减摇鳍系统、舵机系统油箱回油滤器前的油样对整个系统油液总体污染度水平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但需考虑取样点是否满足颗粒计数器的流量和压力要求,例如压力管路或泵出口处是理想选择,而精密过滤器的下游则会导致监测结果与实际工况有较大误差。通过优化取样点选择,可进一步提升颗粒计数器的检测精度,为设备维护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