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手持氨氮检测仪怎么用?3 步确保数据精准

手持氨氮检测仪怎么用?3 步确保数据精准

更新日期: 2025-10-24  点击次数: 5次

  手持氨氮检测仪虽操作便捷,但 “想用好、用准" 需掌握关键细节 —— 样品处理、设备校准、操作规范,任何一步疏漏都可能导致数据偏差,影响决策。本文将拆解精准检测的 3 个核心步骤,帮你避开常见误区。

  1. 样品预处理:减少干扰是前提

  手持仪检测误差,70% 源于样品预处理不到位,需根据水体类型针对性处理:

  浑浊水体(如养殖水、河水):必须过滤!用 0.45μm 微孔滤膜过滤样品,去除悬浮颗粒物 —— 若不过滤,颗粒物会吸附氨氮或干扰显色反应,导致结果偏低或偏高。

三体-主图1_01.jpg


  高氯水体(如海水、工业废水):添加脱氯剂!若样品中余氯>0.5mg/L,会氧化检测试剂中的显色剂,再进行检测。

  温度控制:常温检测更准确!样品温度需控制在 20-25℃,若水温过低(如冬季户外水样),可手握样品管升温至室温;若水温过高(如工业排水),需冷却后检测 —— 温度波动会影响反应速率,导致显色不充分或过度。

  2. 设备校准:定期校准是核心

  手持仪并非 “开机就能用",定期校准是保证精度的关键,尤其要注意 2 个时间点:

  每次使用前:做 “单点校准"。用与待检样品浓度相近的标准溶液校准(如检测养殖水,用 0.5mg/L 氨氮标准液;检测污水,用 5mg/L 标准液),校准步骤按说明书操作,通常 3 分钟内完成 —— 避免设备因运输、存储导致的零点漂移。

  每 3 个月:做 “全量程校准"。若长期高频使用(如每日检测 10 次以上),需每 3 个月用 2-3 个浓度梯度的标准液(如 0.1mg/L、1mg/L、10mg/L)做全量程校准,确保设备在不同浓度区间的检测精度都达标;校准后需记录校准报告,若偏差超过 ±5%,需联系厂家检修。

  3. 操作规范:细节把控是关键

  做好前两步后,操作时需注意 3 个细节:

  加样要精准:用配套移液器加试剂!手持仪通常配预制试剂管,加样时需用设备自带的移液器(而非滴管),确保样品量、试剂添加量与说明书一致(如加样 5mL、试剂 1mL)—— 加样偏差 1 滴,可能导致结果误差 10% 以上。

  反应要充分:严格控温 + 计时。加试剂后需摇匀样品管,若设备带恒温功能,开启恒温(通常 37℃);若无恒温功能,需在室温下静置说明书规定时间(如 10 分钟),避免提前或延迟读数 —— 反应不充分会导致结果偏低,过度反应则可能偏高。

  读数要稳定:待数值锁定再记录。检测时,待显示屏数值稳定(通常会有 “稳定" 提示灯或符号)后再记录,避免读数过早;若多次检测同一水样,需取 3 次平行样的平均值(偏差≤5% 为有效),减少随机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