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需要使用水质检测仪的单位或个人而言,科学选购设备并做好日常维护,不仅能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让其持续发挥水质监测作用。以下从选购要点和维护技巧两方面,提供详细指导。
一、水质检测仪选购要点
明确检测需求,锁定核心功能
选购的首要步骤是明确自身的检测需求,避免盲目选择。首先需确定检测指标,不同场景下关注的水质指标差异较大,如饮用水检测需重点关注微生物、余氯、重金属等指标,工业废水检测则需关注 COD、氨氮、总磷等,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能覆盖目标指标的设备,若需同时检测多项指标,可优先选择多参数水质检测仪,减少设备数量和操作复杂度。其次要确定应用场景,若用于野外应急监测或农村饮水检测,应选择便携式设备,关注设备的重量、续航能力、防水防尘性能;若用于水厂、工业园区的长期监测,在线水质检测仪是更优选择,需关注设备的连续运行稳定性、数据传输功能和抗干扰能力;若用于实验室精准分析,则可选择实验室专用设备,注重检测精度和可扩展性。
关注核心性能,兼顾实用性与性价比
设备的核心性能直接决定检测效果,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检测精度与量程,不同指标的检测精度要求不同,如饮用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精度需达到微克级,而浊度检测则需精确到 0.1NTU,应选择精度符合行业标准、量程覆盖实际检测需求的设备,避免因精度不足或量程不匹配导致检测结果无效;稳定性与重复性,可通过查看产品说明书中的技术参数(如重复性误差≤5%)或要求厂家提供检测报告,确保设备在不同环境下的检测结果稳定;试剂与耗材,部分水质检测仪需搭配专用试剂使用,需关注试剂的保质期、购买便利性和成本,避免因试剂难以获取或成本过高影响长期使用;品牌与售后,选择市场认可度高、技术实力强的品牌,其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上更有保障,同时需确认厂家是否提供上门安装调试、操作培训、设备校准、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二、水质检测仪日常维护要点
定期清洁,防止污染影响检测
每次检测结束后,需及时清洁设备,尤其是与水样接触的部件。对于便携式设备的检测探头,需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残留水样和试剂,避免试剂结晶或污染物附着影响下次检测;若检测过含腐蚀性或高浓度污染物的水样,需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专用清洗剂进行清洁,防止探头损坏。在线水质检测仪的采样管路和流通池也需定期清洗,避免藻类滋生、沉淀物堵塞管路,影响水样流通和检测精度,一般建议每周至少清洗一次,具体频率可根据水质污染程度调整。此外,设备的外壳和操作界面需定期用干净的软布擦拭,保持设备整洁,防止灰尘进入设备内部影响电路运行。
定期校准,确保检测精度
校准是保证水质检测仪检测精度的关键环节,需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定期进行。对于便携式设备,如 pH 检测仪、溶解氧检测仪,每次使用前或每使用一定次数后,需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在线水质检测仪则需制定定期校准计划,一般每月进行一次单点校准,每季度进行一次多点校准,校准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校准步骤操作,使用有效期内的标准溶液,若校准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需及时调整设备参数或联系厂家进行维修。此外,部分设备配备自动校准功能,需确保校准程序正常运行,定期检查校准记录,避免因校准失效导致检测数据偏差。
规范操作与存储,延长设备寿命
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避免因误操作损坏设备。例如,在插拔检测探头时需轻拿轻放,避免用力拉扯线缆;在添加试剂时需按照规定剂量操作,防止试剂溢出腐蚀设备;设备运行过程中若出现报错信息,应立即停机,查看说明书排查原因,切勿强行继续操作。在设备存储方面,便携式设备需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高温高湿或剧烈震动;长期不使用时,需按照说明书要求拆卸电池或切断电源,定期开机检查设备状态;检测探头需按照规定条件存储,如溶解氧探头需浸泡在专用保护液中,防止探头老化。
通过科学选购和规范维护,水质检测仪可始终保持良好的检测性能,为饮水安全、工业生产、生态保护等领域提供精准、可靠的水质数据,持续守护水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