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Product category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真菌毒素检测仪:原理、应用与行业前景

真菌毒素检测仪:原理、应用与行业前景

发布时间: 2025-07-09  点击次数: 9次

  真菌毒素是某些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广泛污染粮食、饲料、油料、调味品等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其中,黄曲霉毒素B1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I类致癌物,对肝脏有强致癌性;呕吐毒素(DON)可导致动物和人类呕吐、腹泻;玉米赤霉烯酮(ZEN)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影响生殖系统健康。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和饲料中的真菌毒素含量,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动物饲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主图1.jpg


  二、真菌毒素检测仪的工作原理

  现代便携式真菌毒素检测仪的核心工作原理是竞争抑制免疫层析法,这是一种将免疫学反应的高特异性和层析技术的简便快速性完-美结合的检测技术。检测卡是核心耗材,其硝酸纤维素膜上固定有两条关键线:检测线(T线)包被了真菌毒素-载体蛋白偶联物,质控线(C线)包被有抗抗体。

  将待测样品提取液滴加到加样孔,样品中的目标真菌毒素(如有)与预先标记在胶体金或荧光微球上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混合物在毛细作用下沿试纸条向上层析,当到达T线时,若样品中不含或含极低量目标毒素,标记抗体会与T线上的毒素-载体蛋白结合,T线显色强;反之,若样品中毒素含量高,它会优先占据标记抗体的结合位点,导致标记抗体与T线结合减少,T线显色弱或不显色。C线显色则表明层析过程有效。

  真菌毒素检测仪内置高精度光学传感器(通常为扫描式),对检测卡T线和C线的信号强度进行精确定量扫描和分析。仪器通过内置算法,将T/C线的信号比值与预先建立的标准曲线进行比对,从而计算出样品中目标真菌毒素的实际含量。

  三、真菌毒素检测仪的应用领域

  粮油收储与加工:收购环节时间紧、批次多,需要快速筛查毒素超标粮源,防止不合格原料入库;加工过程需监控原料和成品质量。在粮库、米厂、面粉厂、油厂现场,使用真菌毒素检测仪对每车/每批次的玉米、小麦、稻谷、大豆、花生、食用油等进行快速筛查。合格原料方可入库或投入生产,有效控制源头风险。检测仪的不间断进样和批量打印/上传功能极大提升效率。

  饲料生产与养殖:饲料原料(玉米、麸皮、豆粕、米糠等)极易受霉菌污染,毒素超标会导致畜禽拒食、生长缓慢、繁殖障碍甚至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饲料厂在原料验收、生产过程中,养殖场在自配料或采购饲料验收时,使用真菌毒素检测仪快速把关。及时发现污染源,调整配方或拒收问题原料,保障饲料安全,维护动物健康,降低养殖风险。

  食品加工与贸易:调味品(如辣椒粉、花椒粉)、谷物制品等原料或成品需符合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要求(如中国GB标准、欧盟EC法规),贸易流通需快速通关凭证。食品企业在原料进货检验、过程监控、成品出厂检验中集成真菌毒素检测仪,确保产品合规。其便携性也方便贸易商在仓库、港口进行快速抽检,获取初步合规证明,加速流通。内置最新国标和可更新标准功能至关重要。

  市场监管与检验机构:工商、质监、食药监、农业部门在监管时范围广、对象多,需要高效、有力的现场执法工具;基层检验机构设备、人员有限。使用真菌毒素检测仪进行市场抽检、风险监测和应急事件处理。

  第三方检测机构与科研:需要快速初筛大量样本,提高大型仪器(HPLC/MS)的使用效率。

  四、真菌毒素检测仪的行业前景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真菌毒素检测仪将成为市场上更受欢迎的检测工具。其不仅能够为检测人员提供高效、准确的检测手段,也为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真菌毒素检测仪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便携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检测需求。